村网通总站 朗张村 260425.nync.com 欢迎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怎样将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作为基层农技人员的袁国明想了30多年,也做了30多年。
1980年,袁国明高中毕业回乡。当时,农村由集体生产逐步向家庭联产承包模式转变。袁国明在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对农业技术产生兴趣,为此,他通过专业院校系统的学习,掌握了基层农技推广的方法。30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农业生产一线,服务“三农”。
如皋高沙土地区秋播后,地下害虫危害小麦,造成缺苗断垄。2006年,针对这一现象,袁国明研究利用“植物源农药”——银杏果衣加工液,防治地下害虫。该生物防治技术成果被如皋市申报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应用,并一次性通过国家专家组的验收。
1993年,袁国明针对农户种植玉米靠营养钵育苗再移栽方法劳动强度大,产量不高的现状,将新型的玉米地膜直播技术再次带到了他工作的原常青乡袁庄村的农户面前,而就在前一年,曾经也有农技员推广过这一新型技术,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推广没有成功,再次的推广给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难度。
袁国明先后两次召集农户开会,面对情绪激动的农户,做出了欠收赔偿的承诺。最终,他得到了15亩面积的试验田。那段时间,袁国明白天指导农户清沟理墒,夜间亲自拿着手电筒开车打水监控,从乡政府食堂骑车到田头不过10多分钟的时间,可袁国明硬是带着干粮早出夜归,将日子过到了田间地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推广使原先亩产400公斤左右的玉米一下子将产量提高到550公斤!这项成果也获得了江苏省玉米高产奖一等奖并得到了全国性推广。
打那以后,袁国明就成了农户心中的好帮手,村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袁专家广播一响,黄金万两。这道出了群众对袁国明的尊敬,对农业技术的渴望。
高级农艺师,和很多传统手工艺相比,更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和发展创新,而这也是袁国明所理解的工匠精神。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农民所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袁国明先后获得如皋市农业科技推广奖7项、南通市农业技术推广奖4项、如皋市农业科技进步奖9项、如皋市农林局嘉奖一次、南通市青年科教兴农带头人、江苏省农业领导工程丰产方竞赛玉米高产奖一等奖、连续2年江苏省稻麦科技入户工程优秀指导员、江苏省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002至2012中国管理十年卓越贡献奖等荣誉。
谈及取得的荣誉,袁国明谦逊地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毕生的梦想,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农民所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过上幸福小康生活。”为了这个梦想,他愿意一辈子专注于田畴,在农技领域里撒播智慧,让农民收获富足。□记者刘琍 佘俐
记者感言:采访过程中,记者多次听到袁国明强调“孺子牛”三个字。他说,要向牛学习,学习它埋头苦干的精神,“脚拴于田、心系于农、情系于民”;学习它勤于耕耘的精神;学习它“食草献奶”的精神,让自己在农业战线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袁国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生追求,诠释了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